古色古香的道具和布景
漢服能租能買還能照相 體驗價不到100元
武漢冒出十多家漢服體驗館
近年來,漢服受到許多年輕人的喜愛關注,“漢服熱”的興起催生多家漢服體驗館在武漢落地。
本報記者近日探訪發現,漢服體驗館既是照相館也是服裝店,店內服裝可租可售,租金不足百元;漢服既有售價百元的基礎款,也有高達萬元的定制款。店主們邊創業邊堅持推廣傳統文化。
漢服店扎堆武昌街道口
“逍遙游”“沉璧軒”“青韻集”“望云居”……武漢多數漢服體驗館的館名取得古韻悠長。
為顧客盤發
記者通過網絡搜索發現,目前在武漢地區開設的十余家漢服體驗館,多為今年開張的新店,店址多選在商住樓內,面積百平方米左右。武昌區街道口,因緊鄰華中師范大學、武漢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高校,成為武漢地區漢服店鋪較為集中的區域。在街道口阜華大廈一棟樓內,便有“沉璧軒”“北亭紗”“暮云閣”3家漢服體驗館。
5月17日一早,“沉璧軒”還未開門,門口就已經來了三四位客人。
這個店面積90平方米,鞋架上擺放著幾雙長靴和繡花鞋。鞋架旁,沿墻壁排放的兩排衣架上掛滿或繡著龍紋或披輕紗的各式漢服近50余件。鞋架對面的墻壁上鑲有3面長鏡,供顧客整理造型。
店鋪內有間化妝間,發型師幫顧客換好服裝、梳妝、盤發、佩戴頭飾,“變裝”過程約半小時。
隨后,客人進入拍照區。約30平方米的拍照區內,用紗簾分割出幾個面積約5平方米的獨立隔間,內擺放小桌、筆墨紙硯等場景道具,供客人自由選擇拍照。
店主小柯1991年出生,開店前曾在策劃活動公司就職,接觸漢服很早。這家店是他和另一位漢服愛好者好友合伙開的,今年2月開張。
“影樓的古風寫真一套得幾千元,我們店不到100元就可體驗”,小柯說,開店后生意意外火爆。目前,武漢漢服體驗館價格、經營模式都差不多。
穿漢服拍照
從父母反對到全家齊力
5月16日上午10時許,漢口建設大道同成廣場的“逍遙游”漢服體驗館內,53歲的任享翠笑著對記者致歉:“店主可能要晚點才能到。”
近11時,店主小胡趕到店內。90后的小胡大學學的是視覺傳達專業,畢業后在設計公司工作了3年多。今年3月,在園博園舉行的一場活動中,穿著漢服的小胡被很多游人追問:衣服哪兒買的?于是她想到可以開家漢服體驗館。
小胡說,漢服實體店的漢服基本上都是手工制作,可以直接購買。而在網上買漢服需要等工期,短的兩三個月,長則半年。
為了開店,小胡作了許多準備:到蘇杭等地學習較為成熟的漢服體驗館開店模式,在化妝學校報班學習,還找來了客座攝影師。
小胡的母親就是守店人任享翠。她說,自己從事理發行業30多年,知道開店的辛勞,原先反對女兒開店,但是看到女兒每天上網學習漢服知識,跑遍武漢三鎮找房子,任享翠最終同意了女兒的想法。今年4月店鋪開張后,每天上午,女兒在家帶娃,中午才到店里。母親是看店人兼發型師。一開始持反對意見的父親也來幫忙,“整間店的裝修都是父親弄的”。小胡說,“比起上班,開店收入多一些,辛苦一些,開心一些”。
“高級玩家”拍孕照也穿漢服
5月16日,來同城廣場辦事的熊女士偶然看到了小胡店里的招牌,決定選件漢服拍照。這是她第一次接觸漢服。熊女士說,她5月去襄陽唐城旅行,想穿著漢服“應應景”。
小胡說,類似熊女士的漢服“初級玩家”有很多,而在店齡較長的“沉璧軒”,客人中則有不少是“高級玩家”。80后白先生和段女士結婚一年多了,結婚時就是租的漢服拍的婚紗照。而老顧客段女士最近想拍孕照,5月17日,再次來到“沉璧軒”。
“(穿漢服拍孕照)又漂亮又不用露大肚子,多好!”段女士說,現在很多女孩子都喜歡漢服,女孩子穿上漢服后給人很“仙”的感覺,很美。
向高校交換生宣傳漢服文化
與剛開始創業的小胡相比,“慕云閣”店主小舒的“野心”大得多。
24歲的小舒在國外讀商科歸國后,與從事收藏業的小司結婚。3月,夫妻倆開起了漢服體驗館。夫妻倆發揮彼此的專業優勢,140平方米的店鋪內擺滿了小司的古董藏品,花瓶、古琴等物件營造出古色古香的氛圍。
“目前還在制作中”,5月17日,小舒告訴記者,她特意在網上定做了一套1萬多元的漢服,“出自知名設計師之手,全手工制作,用材考究”,她預備將高價漢服當作“鎮店之寶”,作為店鋪宣傳的有力抓手。目前,她已聯系了酒商、劇組、服裝店、專業攝影師到店內拍照合作。
下一步,小舒還想利用店鋪周邊有多所大學的優勢,聯系高校內的交換生參加漢服活動,向他們宣傳中國文化。
文/圖記者戴旻陽
中央機構|人大機構|國家主席|國務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政協機構|民主黨派|群眾團體|駐外機構|友情鏈接
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網絡110報警服務|12321垃圾信息舉報中心|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京ICP備12018864號-15
關于我們|人員查詢|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本站地圖|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1917256|刊登廣告|對外服務:訪談直播廣告展會無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