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趨勢不斷變化,高跟鞋在年輕女性消費者心中的地位已被更為舒適的運動鞋所取代
作者 | 周惠寧
雖然擁有很高的識別率,但以“紅底鞋”聞名全球的Christian Louboutin正陷入困境。
據Christian Louboutin提交給英國相關機構的報告顯示,在截至2018年8月31日的財年內其銷售額下跌4.8%至5020萬英鎊,毛利潤為2073萬英鎊,毛利率上升至41%,稅前利潤增加9%僅錄得120萬英鎊。
值得關注的是,這是Christian Louboutin收入近3年來出現的首次下滑,2017年該品牌的銷售額無增長,2016年則錄得近19%的增幅。Christian Louboutin表示,去年收入的下滑主要受英國脫歐造成的不確定性影響,但對未來前景表示樂觀。
在獲得市場肯定后,Christian Louboutin索性通過其標志性的紅色作為橋梁,擴寬品牌的業務
曾在Roger Vivier任職的Christian Louboutin于1992年創立同名鞋履品牌,當他在為品牌標識感到苦惱時,突然看到手下員工在涂紅色的指甲油,便隨手把一對高跟鞋的鞋底涂成了紅色,后逐漸發展成為品牌最具辨識度的元素,并受到Lady Gaga、Sarah Jessica Parker、Angelina Jolie、Kendall Jenner和Victoria Beckham等明星名人的追捧。
在獲得市場肯定后,Christian Louboutin索性通過其標志性的紅色作為橋梁,擴寬品牌的業務,先后推出手袋和配飾等,后于2014年正式進軍美妝領域。為延續高端的定位,Christian Louboutin首推的指甲油系列定價50美元,引發行業的關注。一年后,Christian Louboutin化妝品陣營再推新品,外形與其“紅底鞋”鞋跟類似的口紅售價高達90美元約合人民幣 559 元一支,是Chanel的將近三倍。
去年,Christian Louboutin與西班牙美妝巨頭 Puig 簽署全球美妝授權協議,由后者負責其美妝產品線的設計、開發和分銷,產品范圍擴大至指甲油、口紅、眼妝和香水,定位高端市場。
品牌首席執行官 Alexis Mourot 表示,隨著中國、西班牙等新興市場對高端美妝的需求持續走強,與Puig集團的合作有助于品牌建立更廣泛的分銷網絡。
不過,Christian Louboutin在感受到“紅底鞋”的特殊性和名氣的同時,也深受仿冒品的困擾,由于法律沒有明確規定顏色是否符合商標保護法,無論是Zara等快時尚還是奢侈品牌Saint Laurent紛紛“借用”這一特征來設計鞋履,對Christian Louboutin的品牌形象造成一定損害,也讓品牌下定決心在全球申請專利延伸保護。
2011年4月7日,Christian Louboutin向紐約曼哈頓聯邦法庭提起訴訟,起訴開云集團旗下奢侈品牌Saint Laurent抄襲,要求該品牌停止侵權并索賠百萬美元。2012年,紐約聯邦上訴法院對此案作出復議,重新確認“紅底鞋”作為商標的合法性。2016年,瑞士聯邦行政法庭則駁回了Christian Louboutin 的申請,拒絕將其“紅底鞋”列為受商標保護的商品。
2018年,Christian Louboutin的維權之路終于獲得階段性勝利,先是在5月獲得巴黎高等法院判定其“紅底鞋”的專利權,1個月后該商標也終于獲得歐盟最高法院認可,法院表示由紅色與鞋形共同構成的商標一定程度上受到歐盟法律保護。
今年2月,海牙地方法院判定Christian Louboutin“紅底鞋”商標有效,并認為荷蘭時尚零售商Van Haren侵犯了該商標專利,要求Van Haren立即停止銷售其Fifth Avenue by Halle Berry 系列紅底鞋,并向Christian Louboutin支付賠償金和訴訟所需費用。
為了進一步跳出“紅底鞋”的禁錮,Christian Louboutin計劃順應奢侈品行業重心開始向高端體驗靠攏的趨勢,將在葡萄牙的Alentejo開設一家酒店,由建筑師 Madalena Caiado主導設計,讓該酒店在與周邊本土建筑融為一體的同時體現出Christian Louboutin本人的品味。
據悉,該酒店已于今年4月開始建造,最快可于2020年夏天開業,設有餐廳和21間客房。Christian Louboutin 本人透露,他正在為該酒店購置家具和陶瓷器皿等,以更好地闡釋其喜愛的生活方式。
如今消費者只要看到紅色鞋底的高跟鞋便會立即聯想到Christian Louboutin,但市場趨勢不斷變化,就如高跟鞋在女性消費者心中的地位已被更為舒適的運動鞋所取代一樣,Christian Louboutin副業的業績仍將面臨很大挑戰。
中央機構|人大機構|國家主席|國務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政協機構|民主黨派|群眾團體|駐外機構|友情鏈接
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網絡110報警服務|12321垃圾信息舉報中心|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京ICP備12018864號-15
關于我們|人員查詢|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本站地圖|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1917256|刊登廣告|對外服務:訪談直播廣告展會無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