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躥紅的設計師品牌初嘗成名的甜頭,但很快也面臨著嚴峻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
據TFL最新報道,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日前再次拒絕Cult Gaia為其爆款手袋Ark Bag注冊專利的請求,這是美國商標機構審查官第三次駁回Cult Gaia竹制爆款手袋的商標注冊申請。他們認為,從外觀來看,手袋本質具有功能性,因此不能注冊成為一個商標。
美國專利商標局審查員Bernice Middleton表示,消費者了解Cult Gaia半月形竹制手袋,但這是對日本文化的挪用,這種文化已經在美國及世界各地存在了數十年。
就其功能性而言,美國專利商標局審查員指出Cult Gaia的律師未能在上交的圖紙中解析手袋的功能性元素,駁回了Cult Gaia關于Ark Bag“功能性不強、具有獨特性”的說法,她表示,獨特性并不是否定功能性的適當理由,因為獨特性和功能性是立體商標結構中的兩個獨立議題。
因此,Bernice Middleton斷言Cult Gaia的透明包袋Sunburst僅僅是一個功能性設計。Cult Gaia手袋的外觀既不能表明申請產品的來源,也不能令大眾將其與其他產品區分開來,因此不能作為注冊商標。也就是說,不認為當消費者看到這樣的設計時,會將其與Cult Gaia聯系起來。
Cult Gaia注冊商標的請求遭三度拒絕,主要是因為其將美國專利商標局視為常見的包型與設計申請作為商標,并且其極具辨識度的竹子材料實則是來自日本古董包的結構。
然而令人費解的是,據時尚商業快訊早前報道一位名為Minling Lin的中國廣東女性已從美國專利商標局UPSTO獲得兩款手袋的外觀專利,其中一款手袋的設計手稿便與Cult Gaia標志性手袋Ark Bag極為相似。
左側為Minling Lin向美國專利商標局提供的專利草圖,右側為Cult Gaia竹籃包
有分析人士認為,Minling Lin能夠從向來以嚴格著稱的美國專利商標局手中取得這項專利,其中存在僥幸因素,這為類似Cult Gaia的眾多新興時尚品牌或設計師品牌敲響警鐘,增強知識產權意識是他們眼下最為棘手的問題。
值得關注的是,Minling Lin申請的另一項外觀專利與Shrimps的爆款手袋Antonia Bag頗為相似。近一年來,Cult Gaia的The Ark竹籃手袋和Shrimps的Antonia珍珠手袋已成為社交媒體最受歡迎的設計師品牌手袋,頻繁出現在歐美時尚博主和街拍中,經由中國時尚媒體和時尚博主的二次傳播,這些手袋在國內也擁有極高的辨識度,已具備一定的市場潛力。
早些年在中國,一些本土企業利用先到先得的商標制度,搶注他人品牌名稱和標識來獲取“贖金” ,賣給最高出價者的行為屢見不鮮。不過在最新修訂的《商標法》中,“使用在先”原則以及注冊五年內可申請商標裁定等法規的明確也令越來越多地避免了惡意商標搶注行為。
盡管這名中國人搶注商標的行為還未得到解釋,但是可以確定的是,雖然小眾品牌的市場愈發廣大,Cult Gaia等設計師品牌雖然趁著Instagram社交媒體紅利快速躥紅,但依然遭受前端專利被搶注與末端假貨泛濫的雙面夾擊。
由于國內外一眾時尚博主的“帶貨”,Cult Gaia等小眾品牌還未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假貨產品就已經在淘寶上大肆風靡。雖然可以通過一些國內買手店平臺購買到這些品牌,但是由于渠道限制、價格優勢,以及小眾品牌不會輕易“撞款”,淘寶假貨對習慣了高效購物的中國消費者極具吸引力。
近日,國際商標協會INTA對中國、日本、美國等10個不同國家的Z世代年輕消費者進行調查,了解他們的消費心理以及關于假貨的見解。此項調查于2018年8月至11月進行,特別針對出生于1995到2000年、年齡在18歲和23歲之間的Z世代年輕人。到2020年,Z世代預計將成為全球最重要的消費者。(延伸閱讀:數據 | 奢侈品牌頭痛,調查報告指84%的中國年輕人購買假貨)
該報告發現,過去一年中,71%的美國年輕人購買了假冒商品,而84%的中國年輕人購買了假冒產品,這一結果讓行業感到非常意外。
圖為全球10個國家的年輕人對知識產權的認知度
更重要的是,這一類品牌的產品本身面料易取得,工藝較為簡單,易于仿制。同時,這些“爆款”單品往往“壽命”較短,容易過時,對于熱衷于追逐潮流單品的消費者來說,性價比較低。 因此,許多淘寶賣家看中了這一商機,緊跟國內外時尚博主的“帶貨”潮流,對正品進行打版修改和量產,從中牟取巨額利潤。
在此前《Instagram是如何影響淘寶產生爆款的?》一文中,時尚博主兼淘寶店主王逅逅觀察到,除Cult Gaia以外,還有Toteme、By Far、Reformation、Realisation Par、Rouje等歐美小眾品牌,均通過Instagram傳播到小紅書,微博等國內社交平臺,再被淘寶商家嗅到商機,成為淘寶貨架上仿品的原型。
但是這樣的情形顯然對設計師品牌的長遠發展十分危險,不僅令社交媒體價值無法完全變現,還可能因過度泛濫的假貨而令品牌價值稀釋。相較于規模較大的商業品牌而言,小眾品牌往往沒有足夠的資本投入在知識產權保護上。
不過,在如何證明設計的“獨特性”上,整個時尚行業都無法從法律中獲得足夠的保護,這已成為行業痼疾。
即使如今消費者只要看到紅色鞋底的高跟鞋便會立即聯想到Christian Louboutin,但品牌為其“紅鞋底”商標維權卻是經歷了漫長的十年。 由于“紅底鞋”商標的特殊性和名氣,無論是Zara等快時尚還是奢侈品牌Saint Laurent紛紛“借用”這一特征來設計鞋履,對Christian Louboutin的品牌形象造成一定損害,也讓品牌下定決心在全球申請專利延伸保護。
Christian Louboutin為“紅鞋底”商標維權歷經漫長的十年
歐盟最高法院于今年6月宣布Christian Louboutin使用的標志性紅色與鞋子形狀共同構成的商標一定程度上受到歐盟法律保護。值得關注的是,Christian Louboutin的標志性紅色并不受到法律完全保護,因為品牌無法證明具有顏色的特別性,只能將紅色與鞋子形狀進行綜合考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在眼下激烈的消費者心智爭奪戰中,能否用標志性元素強化消費者記憶正變得至關重要。深諳此理的德國運動品牌adidas利用其識別成本遠低于競爭對手的“三道杠”標志強化品牌意識,但在商標注冊之路上卻因缺乏獨特性而屢戰屢敗。
2017年,法國奢侈品牌Gucci曾因快時尚品牌Forever 21使用了品牌標志性的紅、綠、藍條紋而向其警告,要求停止銷售某些有條紋圖案的服裝和配件。對此,Forever 21決定在Gucci正式發起訴訟前先向法院要求取消Gucci“條紋”在美國的商標權,認為Gucci的條紋不具有申請商標權的“獨特性”。最終Gucci 不僅輸掉了官司還要承擔相應的訴訟費用。
抄襲侵權與創意是一個問題的兩面,創意越受歡迎,抄襲就越普遍。打破了傳統時尚周期、為消費者帶來源源不斷新鮮感的快時尚品牌,就是憑借著行業內的速度差而迅速發展起來,因此以Zara為代表的快時尚品牌一直因抄襲問題而備受爭議。而在中國,淘寶網店依靠信息不對稱而明目張膽打版復制奢侈品牌和設計師品牌,創造了巨大的利潤。
就國內現行的規定而言,大部分法律界人士認為為服裝申請外觀專利并不是最經濟有效的保護手段。外觀設計專利的保護期限為10年,審查期大致為6個月。服裝業是一個典型的快消行業,即使品牌申請到了外觀設計專利,產品通常已經過季。特別是對年輕設計師品牌而言,他們在法律維權上處于弱勢,缺乏人力、精力和財力進行專利申請。
劉亞飛律師早前在“上海時裝周助推上海時尚產業發展推進會”表示,外觀設計專利授予審查、授權,其周期相對較長,且一經授權,需要每年付費維持。從服裝行業自身特點講,服裝設計遵循時代流行趨勢,服裝樣式的市場周期較短,一般以季度作為服裝投放的時間,真正需要10年外觀設計專利保護的服裝設計少之又少。因此,高成本的長效外觀設計專利并不適合以季度潮流為主的服裝設計。
除了外觀專利之外,著作權雖然無需特別申請,但是在司法實踐中,依然難以操作。著作權法所指作品,是指在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并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智力成果。 但是值得關注的是,著作權范圍不包括實用性表達和功能性的部分。對于兼具創意性和功能性的時裝,如何區分其實用性與藝術性、公有領域表達與獨創性表達,成為認定成衣能否獲得版權保護的難點問題。
目前時尚界對于“抄襲”的界定尚未清晰,時尚品牌對于其設計的“獨特性”更是無從證明。向來備受關注的奢侈品牌和時尚品牌,尚且有牢固的品牌形象和強大的消費者認知作為支撐,使得品牌與其標志性單品或易于識別的標志性元素緊密相連。
對于剛剛借力于社交媒體迅速走紅的“網紅”品牌,尚未在消費者群眾建立突出的形象,就陷入抄襲、假貨泛濫等多重困境,無疑令品牌腹背受敵。Cult Gaia為與其相似的一類新興小眾品牌敲響了警鐘,提高維權意識是品牌發展中必不可少的一環。
除了產品設計,行業對于知識產權的討論正在擴大范圍。據時尚商業快訊,設計師Virgil Abloh創立的街頭潮牌Off-White日前遭到紐約營銷和設計機構OffWhite Productions LLC關于其涉嫌聯邦商標侵權、不正當競爭和普通法商標稀釋等指控。
OffWhite Productions表示,公司自20世紀90年代就成立,比Off-White要早15年,且官網域名和社交媒體賬號也均以“OffWhite Production”為名,主要客戶包括Nike旗下的Jordan Brands、科技公司IBM以及可口可樂。 而自從Virgil Abloh創立Off-White品牌后,公司在搜索頁面的曝光率大幅下降,也無法在社交媒體標記“OffWhite”關鍵詞,對其業務造成嚴重影響。
鑒于Off-White在收到警告信后拒絕作出回應,并繼續提交更多與“Off-White”相關的商標申請,OffWhite Productions決定起訴,要求Off-White盡快停止侵權行為,并做出相應的經濟賠償。有分析人士認為OffWhite Productions的此次訴訟將是一場艱苦的戰斗。
不過,隨著商標權問題得到越來越多行業重視,年輕一代消費者的知識產權意識已經有了顯著提高,這一情況至少體現為他們對不符合道德標準的商標說“不”。
美國真人秀明星Kim Kardashian此前推出了首個塑身內衣品牌“Kimono Intimates”和服密友,卻引發日本消費者不滿,認為該商標是對日本傳統民族服飾“Kimono”和服的不敬,更在社交媒體發起#KimOhNo話題。隨著事件持續發酵,日本古都京都市長Daisaku Kadokawa發布聲明要求Kim Kardashian放棄“Kimono”商標,并透露京都正在協助日本將“和服文化”申請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
美國真人秀明星Kim Kardashian上周推出了首個塑身內衣品牌“Kimono Intimates”和服密友,卻引發日本消費者不滿,認為該商標是對日本傳統民族服飾“Kimono”和服的不敬,更在社交媒體發起#KimOhNo的抵制話題。
隨著事件持續發酵,日本古都京都市長Daisaku Kadokawa日前發布聲明要求Kim Kardashian放棄“Kimono”商標,并透露京都正在協助日本將“和服文化”申請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隨后,受迫于輿論形勢,Kim Kardashian在Instagram上發布貼文同意放棄Kimono商標。
國際商標協會INTA報告顯示,消費者并非被迫購買假冒商品,83%的美國年輕人至少聽說過知識產權這個概念。高達99%的中國受訪者表示他們了解知識產權。盡管他們的消費行為又是另一碼事,但是至少設計師品牌面對的是歷史上最注重知識產權的一代消費者。
中央機構|人大機構|國家主席|國務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政協機構|民主黨派|群眾團體|駐外機構|友情鏈接
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網絡110報警服務|12321垃圾信息舉報中心|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京ICP備12018864號-15
關于我們|人員查詢|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本站地圖|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1917256|刊登廣告|對外服務:訪談直播廣告展會無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