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傲的倫敦人也抵擋不住法式的魅力,從南肯辛頓到舊斯皮塔佛德市場,法式餐廳、酒吧遍地開花,它們為這座城市增添了不少優雅和浪漫元素。春意盎然之際,正適合走上街頭,與倫敦的法式因子來一場約會。
科文特花園(Covent Garden)是蕭伯納筆下《賣花女》賣花的地方,也是奧黛麗·赫本主演的《窈窕淑女》的取景地。
驕傲的倫敦人也抵擋不住法式的魅力,從南肯辛頓到舊斯皮塔佛德市場,法式餐廳、酒吧遍地開花,它們為這座城市增添了不少優雅和浪漫元素。春意盎然之際,正適合走上街頭,與倫敦的法式因子來一場約會。
倫敦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挑剔的法國人,而法式生活也在這里慢慢滋生。
倫敦素來以它雙層巴士、氛圍酒吧和精致的排房而著名,這座英國最優雅的城市也吸引著世界各地的人前去定居,法國駐英大使館日前給出數據,稱有30萬左右的法國人住在這座城市中,更有人笑稱倫敦是法國的第六大城市。
宣揚法國文化,南肯辛頓果然是倫敦名副其實的“小巴黎”。
漫步之旅從西倫敦最耀眼的街區南肯辛頓(South Kensington)開始是最好不過了,每次進入書店 Librairie La Page 時都能聽到一聲友好的Bonjour(法語:你好),這所開于1978年的書店是倫敦第一家也是最早賣法語書的書店,這里的書包羅萬象,適合各個年齡,對于遠離家鄉的法國人來說,這里幾乎是他們的精神支柱,它能教他們更快更好地融入這個社會。在這里,你經常能看到一家子的法國人來這里翻書,還有一個兒童區域。這里有英國戴高樂公立高中(Lycee Francois Charles deGaulle),那里的法國學生將近有82%,還有法語學院(Institut fran aisdu Royaume-Uni),
從南肯辛頓一路走到漢默史密斯(Hammersmith)的中心,街邊外座上顯眼的紅白格子桌布,那里正是一家新開的法式家庭式小酒館 LePetit Citron,店里擺放著只在法國集市上才淘得到的古董,它也同樣告訴你可以在這里找到最正宗的法式味道,這是一家夫妻老婆店,因為熱愛南法和普羅旺斯的料理,Lawrence和Emil 決意把南法的家庭食譜帶到倫敦。沒有時髦人士人千里之外的高格調,這家親切的友鄰式餐廳會是法餐愛好者的新去處。
在諾丁山,Cépages Wine Bistro 和 Cocotte 都是知名法式酒館餐廳,而最近,時髦人士口中念叨的都是這個地方:Sézane L’Appartement,法國首個在線時裝品牌Sézane 的首個倫敦線下店鋪也剛開不久,店鋪室內設計沿襲了法式隨意的精致,店內所有產品都是在法國設計,它很快俘獲了倫敦女孩的心,聽說周末還需要排隊進入。
從諾丁山到科文特花園(Covent Garden)不是太遠,這里不是一個大公園,而是一個集合了時尚、美食、藝術為一體的商業文化地標。
從 Chanel Makeup 旗艦店到英國品牌 Kent&Curwen 旗艦店,品牌更注重文化而非販賣,在這里購物更能夠得到別處沒有的體驗。法國著名廚師 Grégoire Marchand 的餐廳 Frenchie 就在這里,餐廳風格為新式時尚小酒館,座椅位于吧臺處,廚房為開放式,并采用鋅制餐桌,保留典型巴黎小酒館風情之外還加入了英倫特色。
科文特花園內部,這個建筑是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經典杰作之一。
法國古老的茶葉品牌 Mariage Frères 的店鋪也在這里,這家公司從 1660 年就開始從亞洲進口茶葉,如今這里擁有各種類型的茶葉,步入這家店鋪,就像步入一個茶葉博物館,對于愛喝茶的英國人來說簡直如獲至寶。雖然是一個賣茶葉的地方,但是可以坐下來喝個下午茶嗎?服務員會告訴你 :Mais,oui !(法語 :當然!)在二樓的“茶室”可以享用下午茶,還提供巴黎小食和早午飯,在科文特花園逛累了,來這里休息一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如果不仔細的話,你很可能錯過一個新的有趣地方,它坐落于一棟典型的維多利亞建筑之中,門口非常低調。以投資先鋒酒吧和酒店出名的巴黎活動顧問團 Experimental Group 在這里新開了第一家精品酒店Henrietta Hotel,設計出自大師 Dorothée Meilichzon 之手,以上世紀 70 年代的波西米亞優雅風為主,采用朱紅、海藍、粉紅、祖母綠和低調的古典意大利建筑元素,包括浮雕、柱頭及三角楣。僅有的 18 間房間保留了倫敦排屋原有的特色,又加上了新古典藝術的設計風格,酒店一樓的Henrietta Bistro 受到法國西南部的啟發,巧妙地融合了法式、加泰羅尼亞和巴斯克風味,獲得了米其林的推薦。
不遠處,SOHO 區最著名的酒吧 The French House 就在那里,二戰時期,這里曾被用做戴高樂的非正式辦公室,在德國占領法國之后,戴高樂在這里寫下了團結法國人民的演講稿《Nothing is Lost》。酒吧里掛滿了電影和戲劇明星的海報,很有可能在那里遇到演員和藝術家。
而一旁的 Brasserie Zédel 則給你一個完全不同的氛圍,隨著樓梯旋轉而上,瞬間進入到一個 Art Deco 的世界。中央的門廳分別連通三個不同的場所:Brasserie Zédel 可以吃到法式大餐;Bar American 是雞尾酒酒吧;The Crazy Coqs 則 是卡巴萊歌舞表演廳,每晚都上演各種喜劇、歌曲、舞蹈及話劇表演。Zédel 由 20 世 紀初盛極一時 The Regent Palace Hotel 改造而來,這里的裝修依然保持上世紀 30 年 代的風格,金碧輝煌的大廳、挑高的吊頂、大理石門柱、深棕色的木質桌椅,一派老巴黎的法式風情,讓你仿佛置身黃金色的巴黎。
Brasserie Zédel 里掛著《費加羅日報》。
再往東邊走,便來到了舊斯皮塔佛德市場(Spitalfields)和紅磚巷(Brick Lane),從 17 世紀開始,這里便有來自法國的胡格諾派教徒難民前來。這里也有不少好的法式餐館,比如 Blanchette Brick Lane,這是一家法國三兄弟合開的餐廳,以他們母親的名字命名,菜肴屬于法國南部口味,法國特色的田雞腿、乳酪蛋糕(Croque Monsieur)都值得推薦。
法國三兄弟開的餐廳 Blanchette。
法式餐廳 Blanchette 的奶油綠門面。
就在紅磚巷,有一家英法雙語書店Caravansérail,它同時也是畫廊和活動空間,他們會在每個月舉辦一次畫展或攝影展,還有各種新書發布會,那就讓我們這趟倫敦漫步的開始和結束都在書店中吧,相信你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走上街頭了。
位于紅磚巷的英法雙語書店 Caravansérail。
中央機構|人大機構|國家主席|國務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政協機構|民主黨派|群眾團體|駐外機構|友情鏈接
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網絡110報警服務|12321垃圾信息舉報中心|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京ICP備12018864號-15
關于我們|人員查詢|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本站地圖|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1917256|刊登廣告|對外服務:訪談直播廣告展會無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