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拍攝的藍天白云和綠水之間的布達拉宮。
中科院和相關部門監測評估顯示,當前西藏高原各類生態系統結構整體穩定,氣、聲、水、土壤、輻射及生態環境質量均保持在良好狀態,大部分區域仍處于原生狀態,西藏仍然是世界上生態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 目前西藏自治區已建立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47處,生態功能保護區22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4個,國家森林公園9個,國家濕地公園22處,初步形成了一個類型齊全、分布合理的生態保護網絡體系。2001年以來累計兌現森林、草原、濕地、重點生態功能區等各類生態效益補償資金316億元。
西藏自治區位于青藏高原的主體,地勢高峻,地理特殊,野生動植物資源、水資源和礦產資源豐富,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極”之稱。
新華社記者 覺果 攝
冬季的布達拉宮(2018年3月30日攝)。
新華社記者 覺果 攝
西藏林芝波密縣境內桃花盛開的田園風光(4月5日無人機拍攝)。
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西藏林芝境內的巴松湖(5月2日無人拍攝)。
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被譽為“拉薩之肺”的拉魯濕地(6月5日無人機拍攝)。
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 攝
兩頭牛在西藏羊湖邊喝水(5月24日攝)。
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 攝
西藏亞東多慶湖畔飛翔的黑頸鶴(5月29日攝)。
新華社記者 張汝鋒 攝
中央機構|人大機構|國家主席|國務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政協機構|民主黨派|群眾團體|駐外機構|友情鏈接
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網絡110報警服務|12321垃圾信息舉報中心|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京ICP備12018864號-15
關于我們|人員查詢|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本站地圖|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1917256|刊登廣告|對外服務:訪談直播廣告展會無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