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活市場促進消費 期待乘數效應
第一波消費券從昨天開始,可以在10天有效期內根據提示來使用。如果沒有領到,下一波消費券會在4月30日12點開放,每周一批,一直持續到5月底。
武漢市這次公布的消費券發放總額達到了23億元,目前在全國數額最高。發放消費券有哪些意義,相關規則如何兼顧效率和公平?
武漢市民:
我覺得(發消費券)這是國家對武漢的鼓勵和扶持了。
武漢市民:
發錢和發券其實我覺得都算是一種刺激經濟的形式,實際上它是為了促進消費者的消費。
在武漢街頭,一些市民向記者表達了自己對消費券的看法。武漢為什么要發消費券?記者從武漢市商務局了解到,武漢市的商業從1月23日一直到4月初都處在停滯狀態,發放消費券最根本的目的是讓商戶“打開店門,開業迎客”。
武漢市商務局副局長 張文波:
一個是要恢復城市的功能,促進我們商貿行業企業開業,特別是中小商戶,要讓整個城市動起來。第二個確實要刺激我們消費者出門大膽地消費,該防控的時候防控,該消費的時候還是要消費。
很多市民表示,一些國家和地區有直接發放現金的先例,為什么武漢選擇消費券的形式?針對這個問題,專家表示,不同國家地區民眾的消費習慣不同,如果發放現金,很多市民會直接儲蓄,不進行消費,就無法起到拉動作用;而發放消費券的方式則可以有效配置資源。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經濟貿易系主任 黃漫宇:
考慮這個消費券它有一個比較大的乘數效應,所謂乘數效應就是說我發50塊錢,但是我能夠撬動15倍甚至于20倍的消費。武漢目前由于疫情的影響消費處于休眠的狀態下,通過發放消費券它的乘數效應也是最大的,毫無疑問資源的配置也是最優的。
武漢市商務局表示,國內其他城市發放消費券大多只依靠政府財政,而武漢市除了政府財政投入5億元,也邀請了國內知名電商企業共同參與,電商直接投入18億元,共計23億元。針對實體店各行業發展狀況,分餐飲、商場、超市、文體旅游4類差異化投放。其中還包含1800萬元的專用消費券,由街道定向發放給低保、特困和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微信支付的平臺數據顯示,目前領到消費券的用戶中,40歲及以上用戶占比48%,年齡段分布相對均衡。在首個消費日0—12點半天的消費中,有862個小微商戶參與了消費券活動,占比69%,平均為每位小微商戶帶來了466元營業額。此外,支付平臺也有技術手段來防止消費券轉賣、盜用等行為。
微信支付行業產品運營部副總經理 雷茂鋒:
有些用戶可能在微信上面可能會有兩個號,但是在微信上面你只要做了實名認證,我們在這里面就認定你是只有一個賬號你可以獲得這個領取消費券的機會,避免說一個人領到了多個優惠。
武漢市商務局副局長 張文波:
我們估計應該不會低于1:8這個水平。政府1塊錢投下去,應該帶動消費8塊錢,應該是可以達到這個目標。讓這個城市慢慢動起來,讓商業慢慢地把門開起來,通過開門把自己的生存的路慢慢越走越壯。
Copyright © 1999-2020 www.scolliance.net ll Rights Reserved 路透中文網 版權所有 ICP備110117號-1 聯系郵箱:85 53 59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