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小菜園發布2025中期財報,今年上半年,小菜園收入同比增長6.5%至27.14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35.7%至3.82億元。相比過去三年,小菜園收入增速明顯放緩,2022年-2024年,該增速分別為21.45%、41.58%、14.52%。
【資料圖】
在營收凈利潤雙增長的背后,小菜園的經營仍存在隱憂,其餐廳同店銷售額自去年開始就出現負增長,今年上半年仍未能改寫局面,原本被寄予厚望的社區餐飲子品牌,開拓遠不及預期。
圖片來源:小菜園官網
小菜園于2013年在安徽創立,“小菜園”為其主要品牌,主打新徽菜菜式,定位為大眾便民中式餐飲,客單價在50-70元,此外,其旗下還有社區餐飲品牌“菜手”和主打宴會聚餐的“觀邸”。2024年12月20日,小菜園登陸港股上市。
經營餐廳是小菜園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截至2025年6月底,小菜園擁有“小菜園”品牌門店672家,相比2024年年底凈增加門店55家。今年上半年,拉動小菜園收入增長更多是來自外賣業務的增長,其堂食收入同比增長2.17%至16.47億元,外賣收入同比增長13.66%至10.57億元。
人們到“小菜園”吃飯花的錢變得越來越少,今年上半年,“小菜園”品牌的人均消費水平下降了3.3元至57.1元。而在2022年-2024年,其人均消費水平分別為65.8元、65.4元、59.2元,呈現逐漸下降趨勢。而在人均消費下降情況下,“小菜園”上半年的翻臺率與去年同期保持持平,均為3.1次/天。此外,“小菜園”的同店銷售額也延續下滑態勢,今年上半年同比下跌了7.19%至21.57億元。而在2022-2024年,其同店銷售額增長率分別為22.96%、18.85%、-12.12%。
除了“小菜園”主品牌外,小菜園控股此前還想把社區餐飲市場作為發力的重點。2023年10月,小菜園推出了面向社區餐飲的“菜手”品牌。自首家店開業以來,“菜手”合計開了5家門店,但是在2024年年底上市之前,僅關剩3家。
按照招股書中的計劃,小菜園將在2025年到2026年開設110-150家社區餐飲門店。然而,在2024年財報和2025年半年報中,小菜園均未披露“菜手”的最新情況。根據官方點餐小程序,截至8月15日,菜手在全國僅有3家門店,均在南京。撇除“小菜園”品牌的26.91億元收入外,小菜園上半年來自餐飲經營的收入僅有0.13億元,而這部分收入是否只來自“菜手”仍不明確。
在整體收入保持增長的情況下,小菜園通過降本增效使得凈利潤增幅遠高于收入增幅。今年上半年,其所用原材料及消耗品成本同比下跌了2.2%至8.02億元,員工成本則下降了8.2%至6.66億元。盡管員工成本下降,但是小菜園員工人數實際上有所增加,凈增加了464人。對于員工成本下降,小菜園指出,主要是其對門店管理效率的提升和人效的提升。
在降本增效之余,今年,小菜園花在打廣告上的錢明顯增加。今年上半年,其廣告及促銷開支同比增長了71.1%至5330萬元。
針對同店銷售額持續下滑、“菜手”品牌發展規劃,8月15日,南都灣財社記者向小菜園投資者關系部進一步了解情況,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Copyright © 1999-2020 www.scolliance.net ll Rights Reserved 路透中文網 版權所有 ICP備110117號-1 聯系郵箱:85 53 59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