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酒店刷單是“邪修”。
(相關資料圖)
如今這門“邪術”正悄然成為部分酒店,尤其是中小單體酒店和民宿的“生存必修課”。
不刷單的酒店要么是不會刷,要么是不能刷。
這背后,是傭金換取的短暫流量,是評分枷鎖下的焦慮循環,更是中小酒店在平臺霸權與生存壓力間,一場充滿無奈與風險的“自救”博弈。
1
在懂運營的老板那兒,刷單有個略微體面的稱謂——“補單”。
補單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引流和好評。
利用平臺算法機制,在周邊酒店生意都不好的時候主動刷兩單來提升自家門店動銷,平臺就會給有交易的商家更高推薦位和流量,讓門店被更多用戶看到,也就有機會吸引真實客人預訂下單。
對于酒店老板來說,無非是錢從平臺系統走一遍,左手倒右手被抽掉幾單傭金,就當是給平臺的投流成本,只要研究透規則把握好度,有時候還挺見效的。
但刷單也不是無腦刷,這里面的門路多著呢。
把一個低分酒店閉眼刷成高分,那都不用系統判定,明眼人都能看出這訂單量有問題,這種刷單肯定是不可取的。
即便刷上去了,客人實際入住體驗不好,一兩個差評之后前面的刷單就都打水漂了。
而真正可以琢磨嘗試的是,利用合適時機補單來輔助運營,綜合考慮自己的庫存房量,以及周邊酒店價格浮動趨勢去做判斷,真有需要的時候再刷。否則就是在給平臺白白送錢送流水數據。
有類似操作經驗的老板表示,在平臺刷單時機很重要,直接影響轉化成效。如果是昨天銷量差庫存積壓,那就第二天早上七點半到八點之間補單,上午銷量差就下午四點補單,如果下午五點還是銷售不好,別猶豫盡快再補兩單。
要是到了晚上,銷售情況還是不好,那基本補單就不咋起效了,視情況再補一單,算是摟草打兔子,碰運氣了。
他給聞旅算了一筆賬,以一家三四十間客房體量的酒店為例,一般每次刷個兩三單就會起效。如果連續幾天銷售情況都不好,這幾個節點都跟進的情況下,一次少則刷一單多則刷上三單,一天下來就是刷九單十單的量。
就按照四十間客房來計算,刷單產生的平臺入住就能占整體客房量的四分之一,25%的酒店入住率。客房平臺最終成交價按照100元,平臺傭金15%左右,那么被抽的傭金費用攏共得有150元。
對于小體量酒店的單日利潤來說,這也算一筆不小的支出了。但如果不花這筆錢,很可能當天整體入住率做到50%都困難,愿意刷的老板都是舍小取大的心態。
2
這位酒店老板還表示,別看是給平臺白花錢的法子,也不是什么酒店都能刷的。
嚴格說起來,這種行為還屬于虛假訂單,去年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還特別發布過《網絡反不正當競爭暫行規定》,明確指出刷單、刷好評等行為涉嫌違法。
只有能自己作主承擔風險的酒店老板才敢用,只要不是大量刷,找真人操作,平臺很可能監測不到,但如果是加盟的品牌店又或者是國企物業,可不敢隨便這么做。
一是負責日常運營的店長說了不算,沒這個權限和膽子去虛構訂單交易;二是很多品牌方對門店每日營業額要分成,有訂單沒收入甚至還虧一筆傭金,這真金白銀解釋不清,就算為了多引流,不是自家店也犯不上。
而國企物業酒店的問題則是牽扯流程,錢花出去走一遍平臺再入賬,入的很可能就是國企賬戶,什么時候才能提出來,可就不好說了。
一句話總結就是這種操作更適合靈活度夠高的單體中小酒店以及民宿老板們。
再一個,平臺對于酒店刷單的態度也很微妙,明里肯定是不鼓勵,一旦被抓住就會給酒店扣分。如果判定你刷單是為了套利,那處罰就更嚴重,把產品直接下架或者置底小半個月,想繼續做這個平臺都可能沒機會了。
能不能刷,什么時候可以刷,得多聽聽你業務經理的畫外音。
不過也有酒店老板堅決不刷單,在他們看來,平臺的做法有點太不地道,業務經理需要沖KPI的時候就鼓勵商家去刷單,自己默默賺傭金,還貢獻了預訂數據和間夜。被抓住了又沒任何緩沖余地,被扣的分說不定還得靠繼續刷單才能補回來。
一旦陷入這個循環,就會被評分、流量的焦慮綁架,被平臺掌控,但凡生意比較穩定,就肯定不會去冒這個險。
不過以今年市場環境看,不得不去刷單的酒店可能還真不少。
很多酒店老板都反映,酒店市場現在就是有量但賣不上價,或者干脆量價雙跌,能不能賺錢太考驗城市選址和運營能力。
以至于在小紅書上,一些勸酒店別刷單的帖子下面都是求教程、求指導的酒店老板們。明知不可為還硬要為,是真沒招了。
3
如果深聊這件事的本質,還是平臺挾流量對酒店老板們的“拿捏”。
這事兒聞旅此前也分析了不少,中小單體酒店建立自己的穩定客流發展私域這事兒本身就是個偽命題,解決方案都知道,但基本無法達成。
而且生意越差,酒店對平臺的依賴就會越嚴重。還是拿此前那位酒店老板來說,他的門店,過去每天到店散客還能有那么五六個,現在每天能有兩三個都是好的。
所有生意基本都是靠著平臺,只能在遵循平臺規則大前提下用點小手段,如果哪天平臺連這個路都堵死了,也只能撐多久算多久。小酒店想把點評分做很高,做到跟連鎖酒店那么穩定,難度特別大。
一兩個低分差評,就能把門店長期累計的分數給拉下來。
至于為什么不考慮也加盟個品牌,他也講得很實在,體量小也出不起加盟改造費,交不起管理運營費。哪怕是三四十間房,一整套流程下來沒個幾百萬也根本搞不定。
不過一個利好消息是,有OTA終于要給點評分松松綁了。
其平臺點評規則將迎來重大更新,點評分篩選由4.8調整為4.7,調整后4.7分酒店也可以獲取到點評分篩選流量。且4.7分酒店描述也會從很好調整為超棒。
還有一個變化是PSI點評分指標調整,4.7分及以上的酒店就可以拿滿分。
雖然只是0.1分之差,對很多中小酒店來說,終于可以在點評分這塊兒稍稍松口氣。但也只是稍稍,平臺交易的底層邏輯沒有變化,用某些酒店老板的話來說,結果不過是把枷鎖從手脖子換到了腳脖子。該受限一樣會受限。
而且平臺規則本來就是一會兒一變,今天能降明天也能升。每天兩眼一睜就是要追著客人說好話賠笑臉送禮物要好評的日子還得一直過。
最主要的,行業的寒氣不知道還會持續多久,很多中小酒店老板都是降本為穩心態,員工不敢多請,甚至還計劃著減員減配,在做打持久戰的準備。
不管用什么招,先熬下去最重要。
Copyright © 1999-2020 www.scolliance.net ll Rights Reserved 路透中文網 版權所有 ICP備110117號-1 聯系郵箱:85 53 59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