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三季度,各地創新政策舉措,持續鞏固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態勢。
【資料圖】
中指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截至9月27日,全國約200個省市(縣)累計出臺房地產相關政策超470條,其中第三季度出臺超120條。政策不僅涵蓋公積金提取范圍拓寬、購房補貼定向加碼等消費端舉措,也包括金融端創新探索,政策工具箱不斷豐富。
多措并舉釋放需求
今年第三季度,住房公積金優化與購房補貼成為“穩樓市”重要舉措。據中指研究院統計,2025年前三季度,全國各地調整公積金政策約220條,其中第三季度超60條。政策范圍包括提高貸款額度、延長還款期限、擴大可提取范圍,以及對多孩家庭、靈活就業群體的差異化支持,不少政策具有較大創新性。
如9月28日,廣州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發布通知,首次將公積金支持范圍全面拓展至二手房市場。相關通知提及,繳存人及其配偶購買廣州市行政區域內現售商品住房、存量商品住房、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或者共有產權住房,可申請提取住房公積金用于支付購房首付款;繳存人及其配偶在廣州市行政區域內為其擁有所有權的住宅實施老舊電梯更新改造,可申請提取住房公積金用于支付家庭分攤費用。
“本次政策優化具有亮點,廣州住房公積金支付首付款政策不僅限于購買新房,還可適用于二手房?!敝兄秆芯吭喝A南分院研究主管陳雪強向記者表示,此次政策的出臺有效降低購買二手房首付款的資金壓力,有利于帶動市場活躍。
除廣州以外,深圳、蘇州等多地還提出,允許提取公積金支付購房稅費、物業費甚至住房裝修支出,更好滿足多樣化需求。
與此同時,購房補貼力度在今年第三季度進一步加大,特別是針對多孩家庭的定向補貼,成為釋放改善性需求的“關鍵變量”,不少地區購房補貼可高達數十萬元。
金融端創新政策亦在持續發力,不少地區相繼鼓勵商業銀行提供“低月供”金融產品。
業內分析認為,這類政策不僅直接降低購房門檻,還能在“金九銀十”傳統旺季增強市場信心,有助于維持樓市的持續活躍。
發力改善供需關系
在需求端鼓勵政策加碼的同時,多地通過收儲存量土地,收購存量商品房,合理供應房地產用地,支持存量用房業態功能合理轉換等方式,推動市場供求關系加速改善。
在收儲土地方面,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9月27日,全國各地公示擬使用專項債收回收購存量閑置土地超4600宗,總面積超2.4億平方米,總金額超6200億元。其中,已有近2000億元專項債落地發行,占比31%。記者注意到,進入三季度以來,專項債發行節奏明顯提速,7月份至今專項債發行額超990億元,已超過上半年發行總量。
存量商品房收購亦有突破。廣西披露,截至9月初,已累計收購存量住房2.9萬套;業內預計,隨著地方資金渠道打通,收購存量商品房將進入加速落地階段,對庫存去化形成直接支撐。
在合理供應房地產用地方面,不少地區持續細化房地聯動土地供應調節機制,對去化周期較高的地區提出供地限制。例如,四川省南充市提出,按照《四川省自然資源廳關于進一步優化住宅用地供應調節機制的通知》相關要求,去化周期在18個月(不含)至暫停周期之間的縣(市、區)需盤活多少供應多少;去化周期超過暫停周期的縣(市、區)將暫停新增商品住宅用地供應。
同時,不少地區支持商辦等存量業態的轉換。例如,廣東省東莞市提出,在符合結構安全、消防要求的前提下,允許相關主體通過改建改造、增配設施等方式,優化調整存量商業辦公用房功能,用于保障性租賃住房、教育、養老、托幼、社會福利等公共服務用途,或用于發展文化創意、體育健身、旅游休閑等經營性用途,免于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依程序直接辦理施工許可、消防設計審查驗收或者備案。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對記者表示,這些創新舉措從不同層面改善市場供需關系。其中商辦改造的政策創新一方面可以通過改造存量商辦增加新業態供給,精準滿足社會新增需求;另一方面,對開發企業而言,這類改造政策可以緩解長期持有商辦帶來的資金和運營壓力。通過政策引導把沉淀資產轉化為新的有效供給,既盤活了存量,又有助于穩定市場預期。
中指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整體來看,第三季度政策方向更加聚焦,通過公積金與補貼政策精細化刺激需求,同時通過創新手段加速存量出清。疊加后續政策支持預期,房地產市場有望繼續保持止跌回穩態勢。
Copyright © 1999-2020 www.scolliance.net ll Rights Reserved 路透中文網 版權所有 ICP備110117號-1 聯系郵箱:85 53 59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