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色彩豐富、顏色絢麗的甘肅張掖市丹霞地貌。 楊艷敏 攝
中新網蘭州10月23日電 (閆姣 高瑩)“張掖丹霞旅游景區快速發展的一個主要原因是,整個絲綢之路大環線上形成了由敦煌、嘉峪關、張掖等多個景區聯動發展的態勢。”甘肅張掖丹霞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何永剛接受采訪時表示,丹霞景區還發出限流公告,錯峰引導游客參觀,以讓游客舒適游覽。
地處祁連山下的張掖丹霞地貌發育于距今約200萬年的前侏羅紀至第三紀,由“七彩丹霞”和“冰溝丹霞”組成。在方圓10多平方公里的范圍內,隨處可見有紅、黃、橙、綠、白、青灰、灰黑、灰白等多種鮮艷的色彩,形態各異的石柱、宮殿、石墻、尖峰等景觀,構成一幅獨特的西部風光畫卷。
圖為游客乘坐熱氣球在空中俯瞰七彩丹霞地貌。(資料圖) 楊艷敏 攝
“在熱氣球上能將整個丹霞地貌盡收眼底,從空中看,色彩豐富、顏色絢麗,美得讓人震撼,真是來對了,下次有機會一定還來。”走過全球很多城市的邢海龍游玩后對丹霞地貌贊不絕口。
七彩丹霞以地貌色彩艷麗、層里交錯、氣勢磅礴、場面壯觀而稱奇,享有“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觀”“全球最刻骨銘心的二十二處風景之一”等美譽。
何永剛介紹說,丹霞景區近幾年游客激增,目前已接待游客251.17萬人次,較去年同比增長11%。丹霞旅游持續火爆,除了“借力”絲綢之路大環線,張掖胡楊林還與甘肅酒泉市金塔縣胡楊林形成了聯動態勢,“游客游完胡楊林后,就會來丹霞觀賞氣勢磅礴的地貌奇觀,而且最近張掖既沒有夏天的酷暑,又沒有冬季的寒冷,很適宜游覽”。
圖為游客在張掖丹霞旅游景區內游玩拍照。 楊艷敏 攝
旅游旺季來臨之前,該景區就對游覽設施、運輸車輛進行了全面檢查,增加了40多臺觀光型大巴車。何永剛說,旅游旺季時景區發布限流公告,提醒游客錯峰游覽,并對景區所有設備、設施進行提前維護,增加運輸力量,提高運營速度,使游客舒適游覽、安全游覽。
來自南非的孫想錄走進色彩斑斕的丹霞地質公園,一邊驚嘆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邊又為現場看不到外國游客而惋惜。他說,“甘肅的文化旅游資源這么豐富,為何沒有外國游客前來這里,除了交通、宣傳的短板,更重要的還有游客服務體驗和項目開發,希望甘肅的美能被全世界所看見、所分享”。
據悉,近年來,隨著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知名度的提高,七彩丹霞景區游客接待量“井噴式”增長。旅游產業實現了由邊緣產業向優勢產業轉變,由傳統旅游向旅游目的地的轉變。
張掖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因“張國臂腋、以通西域”而得名,自古就有“塞上江南”和“金張掖”之美譽。張掖文化旅游資源富集,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已建成國家4A級景區19家。該市今年上半年共接待游客1611.62萬人次,同比增長29.5%,旅游綜合收入達到106.46億元,同比增長35.07%。(完)
中央機構|人大機構|國家主席|國務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政協機構|民主黨派|群眾團體|駐外機構|友情鏈接
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網絡110報警服務|12321垃圾信息舉報中心|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京ICP備12018864號-15
關于我們|人員查詢|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本站地圖|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1917256|刊登廣告|對外服務:訪談直播廣告展會無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