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是全球范圍內常見的消化系統惡性腫瘤,也是中國最為高發的惡性腫瘤之一。
復旦大學25日披露,該校人類表型組研究院青年研究員陳興棟團隊、遺傳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公共衛生學院青年副研究員索晨團隊,聯合山東大學教授呂明團隊,揭示了飲酒和酒精代謝相關遺傳因素的交互作用,會顯著增加食管鱗癌的發病風險。
研究首次將酒精代謝相關基因功能信息融入分析,是探索基因與飲酒的交互作用對中國人群食管鱗癌發病風險影響的大型研究之一。該研究進一步闡明了過度飲酒的危害性,研究成果顯示,特別是在體內缺乏乙醛脫氫酶的人群中,此風險更強。
該研究成果發表在知名國際學術期刊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上。
據悉,食管癌發病率、死亡率高,危害嚴重,在不少地區仍是威脅居民健康最嚴重的惡性腫瘤,造成了極為沉重的疾病負擔。食管癌發病具有明顯的地理差異和人種差異,西方國家人群以腺癌為主,而亞洲人群尤其是中國人群以鱗狀上皮癌為主,占90%以上。全面具體地了解食管癌的危險因素對于其防治十分重要。
既往研究表明,飲酒和遺傳變異是食管鱗癌(ESCC)的主要影響因素。然而,酒精與相關遺傳因素之間復雜的交互作用,在增加ESCC發病風險方面尚未明確。聯合研究在ESCC發病率較高的江蘇泰州開展了以人群為基礎的病例對照研究。
研究整合了相關數據,詳細的飲酒史,以及酒精代謝相關基因的生物學功能信息,闡述飲酒、酒精代謝酶基因變異和ESCC風險之間的復雜關系。該研究證實了兩個ESCC易感位點與飲酒行為高度相關。
中央機構|人大機構|國家主席|國務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政協機構|民主黨派|群眾團體|駐外機構|友情鏈接
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網絡110報警服務|12321垃圾信息舉報中心|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京ICP備12018864號-15
關于我們|人員查詢|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本站地圖|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1917256|刊登廣告|對外服務:訪談直播廣告展會無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