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首屆公園城市論壇在“公園城市”首提地——天府新區舉辦。大會期間,各路專家學者齊聚西博城,圍繞公園城市的建設與發展獻言獻策。
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總規劃師閔?,?/p>
要做好大環境還要講究“見縫插針”
談及成都首提并建設公園城市的宏圖,閔希瑩直言,成都擁有非常好的建設條件,“這是一座生活品質城市。天府之國,也是大家熟悉美食之都,宜居城市,非常惹人喜歡。”同時她強調,山水環繞的良好生態環境,也為成都提供了公園城市建設的本底。
在肯定外部條件優越的同時,閔?,撘仓赋隽斯珗@城市建設的關鍵,應當遵循“見縫插針”的原則。“人口集中在老城區、中心城區,是成都突出的特點之一。”她說到,這暴露出的一個重要問題是中心城區(老城區)的人均綠地數量不足,導致市民享受綠色生活的過程中出現了“時空交錯”的困點,“譬如,人們往往只有在周末等有充足時間的情況下,才能驅車到郊外去親近自然。”
為此,閔?,搹娬{,公園城市的建設不僅要做好大環境,還要講究“見縫插針”,關注一些小的街頭綠地、口袋公園,讓自然環境更切合,更便于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
中國工程院院士郭仁忠
既要保持傳統文化也要考慮科技發展
“在發展公園城市的同時,我們要保持成都的傳統文化特色,特別是那些為世人所稱道的特色。”郭仁忠說,政府、專家、市民應該共同合作,不斷挖掘成都特色,讓文化可持續傳承。
與此同時,他特別提到了科技對打造公園城市的影響。“建設公園城市時要考慮到科技的發展,以及其對城市的影響。”他強調,建城理念、科技發展、傳統文化的保存,這些要素要相互結合。
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
核心價值在于更加體現以人為本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院長、教授賀克斌認為,公園城市的核心價值在于更加體現以人為本和不忘初心。“就是你建設城市的目的是什么?不是去實現一個經濟指標,而是為了大家生活得更好。”
賀克斌表示,生態文明建設正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已進入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攻堅期,也到了有條件有能力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的窗口期。另外,他也表示,成都人均GDP已經到了1.2萬美元,已經具備了治理突出環境問題的能力,加上成都優良的生態本底與文化底蘊,市民對美好生活要求越來越高,建設公園城市已成為成都市邁入新發展階段的必由之選。“公園城市建設是解決日益嚴重的城市病的重要推動力,同時它在未來的發展中對于人才、產業、產城結合和區域發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發力點,公園城市推動環境、產業和社會發展得到綜合統一。”
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志強
公園城市的真正要義在于充滿生命力與創新力
“公園城市的真正要義是充滿生命力,充滿創新力、充滿青年活力。”論壇期間,中國工程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副校長吳志強表示,公園城市絕非表皮上看到的綠,更重要的是背后的生產模式、生活模式和生態系統的修復能力。
另外他強調,公園城市建設不是簡單的在城市里增加公園,“把生態價值考慮進去”的最高價值就是道法自然。“未來工業文明到了智能生產的階段,公園城市也是智慧城市,是體現智能生活和智能社會的。”同時,吳院士也希望公園城市是體現復合模式的城市。他認為中國城市的魅力就在于復合,公園通過與教育、醫療、創新、文化、商業、居住等不同功能復合,真正實現“家在公園、生活在公園、生產在公園”,也就是“家園”的概念。“我的家在公園內,市民的生活融入到整個生態系統中,不僅維護整個生態系統,也從整個生態系統中得到生活的智慧。”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李后強
公園城市必須要有美麗的河網體系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李后強在論壇上表示,公園城市需要美麗的河網體系。他認為,成都應當將建設“公園城市”放在人類社會從工業文明走向生態文明的宏觀視角,放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性轉變的歷史維度,放在綿延4000多年的河流文化和城市發展史中去思考。具體而言,要有創新理念,絕不能簡單地把過去建設森林城市、生態城市、低碳城市的理念套用到“公園城市”上。
“錦水饒花艷,岷山帶葉青。”李后強提到,四川有很多山城、水城獨具特色,在公園城市的頂層規劃設計過程中,可以依托現有山脈、水脈等獨特自然風光,把好山、好水、好風光融入城市,使城市內部的河網、水系、綠地同城市外圍江河、湖泊、森林、沼澤形成完整的生態網絡,在保留城市原有的山水地貌風光基礎上,大力開展生態修復,讓城市內部再現綠水青山。
此外,李后強表示,在公園城市建設中要主動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共建中國第四極。“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要建“上善若水”的公園城市,就要像河水一樣,順勢而為,抓住當前重大戰略機遇期和各種有利條件,堅持“四向拓展、全域開放”,吸引更多投資者“西進”,在更寬領域、更高層次整合資源,突破盆地,張開雙臂,從海上和陸地迎接世界八方來客,把成都成為世界上最親水、最開放、最熱情、最有“世界范兒”的公園城市。
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總部經濟局局長葛凌
公園城市是生態發展主旋律
總部經濟區的發展與公園城市的建設有什么樣的關聯?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總部經濟局局長葛凌表示,總部經濟和天府中央商務區的高質量發展是新區經濟方面的主旋律,而公園城市是天府新區生態建設的主旋律。她希望二者能夠相輔相成,作為新區和諧發展的主要的路徑。
天府中央商務區的規劃面積是28.6平方公里,總部經濟、國際會展、公園城市和國際交往是四大功能板塊。“目前中央商務區的一個整體規劃理念是要打造高端集聚功能復合,生態多元的城市形態。”葛凌說,公園城市是經濟發展的主要的生態本底,總部經濟是建設公園城市的最具有活力的經濟元素。
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總規劃師匡曉明
消費街區的打造是建設重點
在對公園城市建設的眾多觀點中,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設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總規劃師匡曉明將目光放在消費上。
“現在的消費和以前不一樣,不僅僅是買東西。我們希望規劃能夠為市民提供一種既能在公園里散步,又能喝杯咖啡,朋友聚會,還可以順便買東西的公園城市生活場景。”他說,年輕人最關心消費。這將是一種新的消費場景,以年輕人為主導。天府新區希望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年輕人,年輕人畢業后,他們除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可以選擇成都,在成都尋找屬于自己的夢想。
奧地利維也納州議會議長恩斯特·沃勒爾
城市政策制定要以人為本
作為成都的“姐妹城市”——維也納自然不會缺席成都的首屆公園城市論壇。而在建城方面,維也納有哪些經驗可以分享呢?奧地利維也納州議會議長恩斯特·沃勒爾認為,首先城市政策的制定要以人為本,而不是僅僅為了公司和經濟。雖然經濟也是一個需要實現的目標,但是發展經濟就是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條件。此外,他認為環境保護很重要,維也納正致力于減少市區內私家車的使用數量。
“我從市中心到天府新區的西博城,這一路上我看到很多綠色區域。”這次成都之行,給他的印象非常好,他以“榜樣城市”來形容成都的生態建設。“這也可能是為什么公園城市在成都首提的原因吧!”他感嘆道。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李媛莉劉秋鳳楊金祝楊晨攝影報道
中央機構|人大機構|國家主席|國務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政協機構|民主黨派|群眾團體|駐外機構|友情鏈接
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網絡110報警服務|12321垃圾信息舉報中心|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京ICP備12018864號-15
關于我們|人員查詢|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本站地圖|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1917256|刊登廣告|對外服務:訪談直播廣告展會無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