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球茶產量增加了15.8萬噸,同比增長3%。中國和肯尼亞是產量提升的主要驅動力。”近日,在四川省宜賓市舉辦的“第三屆國際(宜賓)茶葉年會”上,國際茶葉委員會主席伊恩·吉布斯介紹,全球茶葉年產量在過去20年內翻了兩番;2018年,國際茶葉出口量創(chuàng)下了自2013年以來的最大增幅。
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副會長于露表示,2018年,我國茶葉出口至128個國家和地區(qū),出口數量為36.5萬噸,同比上升2.7%;金額約17.8億美元,同比上升10.5%。與會專家認為,我國茶葉貿易量大幅增加主要原因是市場消費升級。為此,企業(yè)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產品和口味,以滿足消費者多元化需求。
“從出口種類看,綠茶出口依然強勁,占中國茶葉出口總量的83%,出口金額占總出口額的69%。從出口地區(qū)看,非洲和亞洲仍是中國茶葉出口最重要的市場。茶葉貿易量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逐年遞增,2018年出口量為9萬噸,同比增長2.1%。”于露說。
于露表示,茶產業(yè)下一步發(fā)展要掌握年輕人的心理,以擴大消費群體。同時,要更加科學規(guī)范地使用農藥,做好生物防控,保障茶葉安全生產,最大限度減少污染。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博士董春旺說:“目前我國紅茶加工過多依賴人工經驗,容易受光線、氣溫等客觀因素影響,生產過程欠缺標準化,造成了同一產地茶葉口感不一等問題。下一步,我們要用機器視覺、仿生嗅覺等數字化技術改造傳統(tǒng)工藝,以標準化、精準化方式介入茶葉加工生產。”
據介紹,現(xiàn)代化加工技術可最大限度保證茶葉產品品質穩(wěn)定。“目前,該項研究已在宜賓川紅茶葉集團展開。我們基于機器視覺對茶葉含水量變化實施監(jiān)測。同時,結合智能算法,開展智能化判別,正確率高達95%以上。”董春旺說。
中央機構|人大機構|國家主席|國務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政協(xié)機構|民主黨派|群眾團體|駐外機構|友情鏈接
中國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自律公約|網絡110報警服務|12321垃圾信息舉報中心|中國新聞網站聯(lián)盟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lián)網新聞中心 京ICP備12018864號-15
關于我們|人員查詢|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本站地圖|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1917256|刊登廣告|對外服務:訪談直播廣告展會無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