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道小學二年級的數學題引發了熱烈的討論——有3個盤子,每盤8個水果,一共有多少個水果?孩子列式3×8,卻被老師判錯。有老師在家長群解釋,寫乘法算式要先找每份數寫在前面,再找有幾份寫在后面,應列式為:每份數×份數=總數(相同的加數×相同加數的個數=總數)。
(資料圖)
這樣的解釋被家長傳到網上后,引來了眾多網友的討論:有的網友認為,二年級學乘法時讓孩子區分乘數與被乘數,把孩子弄得懵懵的,四年級又學交換律,這不是難為孩子嗎?有的網友則認為,區分乘數與被乘數有助于孩子理解乘法是什么,對后續的學習有幫助。
那么,乘法到底要不要分乘數與被乘數?如果不區分乘數與被乘數對孩子的后續學習是否有影響?當前的教材是怎樣規定的?家長和公眾應該如何看待教材出現的變化……
帶著這些問題,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了多位教材編寫專家、教育專家、中小學校長、中小學老師等,探尋“3×8”與“8×3”之爭的背后。
學生按不同順序列式不應該判錯
“從能搜索到的不同出版社的9個版本的小學數學教材看,教材中乘法教學單元呈現了‘兩個乘數順序可以交換’的事實,都有例題指出了乘法順序可交換。由此可以明確,教師不應該以順序來判斷對錯。”教材專家、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曹一鳴說。
教材專家、東北師范大學教授馬云鵬也認同這一觀點。馬云鵬介紹,2001年頒布的《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中,就不再出現“被乘數”一詞。2022年課程標準中有一個“數量關系”主題,就是要引導小學生在剛剛接觸乘法時,能夠理解乘法的意義是“幾個幾”(即“相同的加數”和“相同加數的個數”相乘)。
數學教育要尊重學生認知規律
乘法中兩個乘數是否可以交換的爭論由來已久。
福建師范大學原校長、義務教育數學教材主編王長平介紹,從20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末,我國小學數學教學大綱和教材一直區分被乘數和乘數。20世紀80年代,要求不區分被乘數和乘數的觀點開始出現,到20世紀90年代末期達到高峰,當時爭論的主要焦點認為被乘數和乘數是一種人為規定,學生理解困難,部分學生不能完全掌握,造成學習負擔。2000年3月頒布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數學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中明確規定:3×5讀作3乘5,3和5都是乘數(也可以叫因數)。“相應地,教材也進行了修改,不再區分被乘數和乘數,但是會通過設計生動的例題,幫助學生明白乘法算式中每個乘數的含義。如,哪個數表示‘每組有幾個’,哪個數表示‘一共有幾組’。同時,也會進一步通過類似‘幾排幾列’的矩陣模型,讓學生了解如4×6和6×4等算式的計算結果是一樣的,為學生學習乘法交換律埋下伏筆。”
曹一鳴表示,小學乘法,要經歷從數量運算到數的運算的抽象過程,就像把“3排蘋果,每排5個”變成“5×3”。在教學中,往往就是像這樣由實際情境引出乘法的概念。因此,為了便于學生在初次接觸乘法時理解乘法的意義,對于現實背景的問題,教材可以僅出現1種表示方法。重要的是讓孩子先弄明白:“乘號前面的數”和“乘號后面的數”都帶著單位,積的單位和它們是什么關系。一開始就出現兩種表示方法,孩子們容易搞亂。
放下對標準答案的執念
由此可見,在數學教育專家層面,對于乘法算式的順序問題早已達成共識。但是,公眾對這個問題的疑問似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
杭州市錢學森學校校長唐彩斌介紹,學生剛開始學習乘法的時候會遇到一些問題:“每盤有3個蘋果,8盤共有幾個蘋果?”有的學生清楚算式各部分表示的含義,3表示每盤里蘋果的個數,8表示盤數,也有同學不是很清楚,但他們知道是用乘法計算,有的寫作3×8,有的寫作8×3。
“遇到這種情況,不需要當作錯誤來糾正。”唐彩斌說,有經驗的教師會有一些常用的辦法。比如將算式與學生的現實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通過遷移生活經驗來進行理解,還有的老師會加強不同算式之間的比較,有的老師會借助點子圖,用不同的圈法來表示不同算式的含義,“無論用什么方法,都是讓學生能更好理解算式各部分的含義”。
王長平提出,類似問題的頻繁出現也反映出了家長輔導孩子作業、批改孩子作業存在的一些共性問題,有些家長會依據自己過去的學習經驗進行輔導;也有些家長對數學教學的要求不夠熟悉,只關注答案正確與否,可能未能充分重視對孩子思維過程的引導。“實際上,對于上述乘法意義的教學,在教師教學用書中,對于教材上述安排的原因,以及對教學和評價的建議,都有詳細的解釋和說明。”王長平說,加強家校溝通,增進對教學理念和方法的理解,有助于形成更一致的教育合力。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專家表示,這場看似簡單的乘法之爭,實則是我們的教育中對“標準答案”的執念,成年人總是擔心孩子“第一步走錯”就會“步步錯”,我們不能給焦慮穿上“嚴謹”的外衣,“教育應該給孩子寫錯、算錯、做錯的勇氣,因為每一次改正錯誤都是一次成長”。
Copyright © 1999-2020 www.scolliance.net ll Rights Reserved 路透中文網 版權所有 ICP備110117號-1 聯系郵箱:85 53 591@qq.com